圖/教育部
行動科技驅動教育革新 | AI與素養導向課程共創未來
發布日期:1/20/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張儷寶 整理報導
隨著行動科技與人工智慧(AI)的蓬勃發展,教學現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
從素養導向教學到跨領域學習,數位教學的靈活性與創新性為教育帶來了新的生機。
教育部國教署透過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計畫,持續深化課程與教學改革,推動多元素養導向課程。
113學年度,計畫補助了32所學校將行動科技融入教學,並於12月20日在大臺南會展中心舉行了48個課程設計成果的發表與交流活動,場面熱烈而溫馨。
在發表會上,來自臺南高商、臺東高商、鳳山商工、三重商工、羅東高工、花蓮高農、員林家商、東吳工家等多校教師齊聚一堂。
共同展示他們在跨域教學、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及行動科技應用方面的傑出成果。
這些教師不僅展現了教學轉化的專業實力,更以分享經驗、互動交流的方式,激勵同行們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圖/教育部)
鳳山商工校長林建宏與新竹高商主任張陳明更分享了他們的學校領導經驗,透過共好的交流激發出現場老師們共同前進的力量。
在這次高職優質化成果發表的48個課程設計中,教師們靈活運用了平板電腦、手機應用程式、虛擬實境等行動科技。
結合GeoGebra、Hiteach、因材網、Padlet、Canva、ChatGPT、SUNO等多元數位平臺和工具,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
這些豐富的教學策略包括心智圖結合四學、ORID焦點討論、4F思考法、世界咖啡館、SCRIPT腳本寫作等。
成功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數位資源,進行深入探索與實作,並展現出令人驚豔的學習成果。
通過素養導向教學、跨領域學習、AI應用以及社會情緒學習的深度融合,教育工作者們以專業且溫馨的方式培育下一代。
這不僅提升了教學質量,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期望他們在未來具備全球視野、創新能力與社會責任感,為社會帶來更多積極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