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教育部
擁抱AI時代 | 數位學伴計畫進入新里程碑
發布日期:1/19/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教育部於本(17)日在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暨創新育成總中心一樓國際會議廳。
盛大舉辦「114年數位學伴計畫全國工作會議」。
今年度的計畫已吸引117所國民中小學、1,429位學童與21所夥伴大學熱情參與。
並在AI教學應用的推動下,展開更具創新與溫度的數位學習之旅。
(圖/教育部)
全面導入數位學習平臺 強化大學伴AI教學能量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副司長邱仁杰表示,今年的數位學伴計畫邁向第20年,迎接全新風貌。
新學期不僅積極導入數位學習平臺,營運中心也規劃大學伴的數位教學增能培訓。
運用AI學習資源陪伴小學伴,激發他們對數位學習的興趣。
在此基礎上,多元數位學習平臺的引入,讓偏鄉學童不再受限於地理與資源不足的挑戰。
大學伴則可利用AI技術深化教學,協助小朋友開啟多彩的學習旅程。
多元平臺資源 打造個人化AI學習環境
數位學伴計畫營運中心主持人呂慈涵主任補充指出,自113年起便已將「因材網」導入此計畫。
今年更增加LearnMode學習吧及均一教育平台等多種學習資源。
讓每位大學伴能根據學生需求規劃數位教學訓練,甚至運用AI技術打造專屬的線上伴讀課程。
協同主持人范姜永益副教授進一步闡述,這些AI技術能即時偵測孩子學習上的弱點。
提供個別化練習與視覺化教學資源,讓學童能在最需要的地方獲得幫助。
大學生化身「數位向導」共築偏鄉教育新希望
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強調,如今的大學生具備純熟的數位技能,正是帶領偏鄉學童進入AI學習時代的關鍵。
他同時看好AI在個性化教學及自動化評量等領域的潛力,相信能為偏鄉教育模式帶來深層革新。
政治大學更視此計畫為實踐社會責任的核心任務,期望透過持續推動,讓更多孩子享有平等且高品質的學習機會。
(圖/教育部)
教育公平新里程 攜手AI創造未來
教育部表示,「數位學伴計畫」不僅致力於縮短城鄉間的數位落差,也藉由大學伴的用心教學,培養偏鄉孩子掌握AI自主學習的能力。
往後將持續整合多方資源,豐富學童的數位學習體驗,開啟更多想像與可能。
未來,這條融合AI與教育的創新之路,勢必成為推動教育公平與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圖/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