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海域發現9種新動物,其中一種為國際保育對象
發布日期:3/3/2024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昨日,海洋保育署發布了對台灣北部海域棘皮動物資源的調查成果,他們共鑑定出了57種棘皮動物,其中包括本氏海齒花、黑乳參等9種新發現的物種。
尤其是黑乳參,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需要管制交易以確保其永續生存。
這項調查是海洋保育署與台灣珊瑚礁學會團隊合作的成果,他們自從兩年前的六月起,在北海岸到東北角海岸的潮間帶和亞潮帶設置了24個調查測站。
這次新發現的9種棘皮動物包括了本氏海齒花、紅滑皮蛇星、脊背壺海膽、心形海壺、灰蛇錨參、黑乳參、糙刺參、錦疣蛇尾和花棘刺蛇尾。
{{AD}}
海洋保育署指出,黑乳參在台灣海域相當罕見,以前只在墾丁南灣與澎湖南方四島有極少數的分布紀錄。
此次調查還顯示了棘皮動物在海岸潮間帶測站中相對較貧乏,但在亞潮帶測站則物種較多,海星主要棲息在礁岩上,而海膽則在北部海岸數量多且穩定。
棘皮動物是具有悠長演化歷史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包括海星、海膽、蛇尾、海參及海百合五個綱。
他們在寒武紀的化石紀錄中就有類似的構造痕跡,由於棲地破壞、商業利用過度等因素,棘皮動物的野生族群數量急劇減少,因此海洋保育署呼籲民眾不要捕捉和干擾這些珍貴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