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視界時報 - 給你全視界
    重溫《新聞的騷動》:在充滿末日感的世界中,應該如何選擇媒體?

    重溫《新聞的騷動》:在充滿末日感的世界中,應該如何選擇媒體?

    發布日期:2/13/2023

    A- A A+
    2020 年,世界天翻地覆,在全球爆發的新冠肺炎,每天的確診數字都在上升,至今(2020 年 10 月)累計確診人數甚至超過了 4000 萬人。
    疫情之中,全球往來停頓、經濟蕭條、中美角力、各地反政府示威、天災、糧食危機、
    全球暖化等新聞更是不斷──相信多數人在 2020 這一年,很容易因此有著濃濃的「末日感」。
     
    但「末日感」的來源,除了世界上真的充斥了負面消息外,另一個原因是媒體的取材角度與科技:
    新科技已經徹底改變了傳媒生態,以及我們接收資訊的方式,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的出現,
    更令我們無時無刻都能夠──有時也是無可選擇地──接觸了大量的資訊。
    也就是說,如今我們普遍面對的問題,早已不是昔日的「資訊不足」、「資訊鴻溝」;
    而是「資訊氾濫」的全新挑戰。
    例如,眼見每天真假難辨的負面消息不斷,甚至有著滿滿的「末日感」,心情也跟著起伏不定、甚至陷入抑鬱⋯⋯。
    我們到底該抱持什麼心態閱讀新聞?
     
     
    面對網路資訊泛濫,應如何準備自我?
    現代人的生活,可謂接近「人機合一」:人們每天主動或被動地在智慧型手機上,接觸了無數的資訊。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社群媒體平台或搜尋引擎等工具,甚至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自己「偏好」的新聞──但如此個人化地接收資訊,真的可取嗎?
    或許,現在唯有懂得自己「需要」(而不只是「想要」)什麼樣的新聞,並有意識地挑戰自己的防衛心態、盡可能擴展自己的眼界,
    才有辦法在今日資訊氾濫、立場甚至「事實」卻各異的時代中,不至被虛假資訊所蒙蔽。
     
    換言之,在科技時代看似享有更多選擇的背後,其實更是考驗我們的明智選擇。
     
    理想的新聞應該是什麼模樣?新聞應該滿足什麼樣的深刻需求?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把新聞分為六大類:政治新聞、國際新聞、經濟新聞、名人新聞、災難新聞、消費新聞,
    並帶大家重新反思當前媒體的報導方式,與我們自身解讀資訊的方式。以下略為分享其中幾類。
     
    媒體應如何報導,我們又應如何解讀?
     
    .國際新聞
    艾倫.狄波頓認為,如果國際新聞只重「精確」、「即時」、「中立客觀」並且「以危機為主」的報導,
    反而會造成一種全球化的褊狹性,導致雖然讀者知道許多國際事物,但真正關心的卻不多。
    因此,國際新聞應採用較具想像力的報導方式,以「擴展同理心」,
    從而超越表面上看來無可跨越的地理、文化、種族與階級藩籬,並與對方(他者)產生同理。
     
    至於我們為什麼要讀國際新聞?又該抱著怎樣的態度讀?
    狄波頓認為,我們應該要有「注意到自己以外的人」的能力,
    因為若一直只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很容易令人忘卻自己的文化所具備的優勢,遑論欣賞。
    適度地與其他國家比較,可提供一道尺,評估自己的國家與生活方式,就如我們看到他者一樣,
    是一面幫助我們觀照自身的鏡子──舉例來說,現在各地政府如何處理今次疫情的問題,便是一例。
     
    國際新聞的重要也在於,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熟悉且難解的問題,早已在他方找到了解決方法,
    從而能夠借鏡其他地方的經驗。至於某些看似「理所當然」或「不可挑戰」的事物或價值觀,
    亦可能會因國際新聞的報導,而發現那其實只是文化選擇,並非絕對不能改變、無可救藥。
     
    .政治新聞
    政治新聞不應只揭露黑暗,令人迴避政治。艾倫.狄波頓認為,政治新聞應在觀眾的想像中,
    打造一個面面俱到且堪接受的國家,偶爾喚起我們的自豪與集體共鳴。監督對象非只是權勢人物,
    應包括一切有礙社群發展的系統性缺陷。媒體應該體認到自身擁有極大的權力,能透過評論影響整個國家的價值觀。
    有益的政治新聞,不應驅趕人們遠離政治,而應激發我們了解社會複雜機制的興趣,
    明白縱使因若干難以打破的限制、改革與進步並非一蹴而就,但這無阻我們懷有改革的希望與熱情。
     
    .災難 / 犯罪新聞
    艾倫.狄波頓認為,災難新聞(包括天災與人禍)往往能呈現出「人一旦失去自制、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從而提醒我們必須隨時保有對自我的控制。
    但可惜的是,新聞通常把這類悲劇呈現為「僅是某一特定人士的行為或某一特例」,並且僅聚焦於案件或災難本身,
    而令我們忽視了背後可能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並且不易從中產生共嗚。例如隨機殺人事件。
     
    因此他認為,比較理想的災難新聞應促使我們「待人更加寬容」:舉例來說,人們如何看待犯人,有一大部分取決於這個人的故事獲得怎樣的講述,
    對他的動機有什麼樣的了解,以及對這個人的內心世界、背後的脈絡與結構有多麼深刻的洞見。
    其實,所有人距離「犯罪」可能都只有一線之隔。其他人犯下的罪行,或許不像我們自以為的那樣與自己毫無牽連。
    很大部分的我們儘管這輩子沒有任何嚴重的犯罪紀錄,但可能有一大部分是相對良好境遇造成的結果,並不足以證明我們「性情高潔」。
     
    .名人新聞
    在成名的渴望中,其實存在著一股動人、脆弱且簡單的核心企盼:希望獲得別人的善待,不論次要的動機是追求財富、奢華的生活、性或權力等皆然。
    在一般的社交圈子,沒有人保證自己一定能獲得有尊嚴的對待,大城市裡尤其如此。
    渴望名氣的程度高低,也取決於個人所處的社會主流價值觀。
    因此,狄波頓認為,一個懂得平等、善待別人的社會,充滿了無名氣但知足快樂的成人,
    不需任何讚頌即可在樸實的職業裡獲得滿足──這才是真正得天獨厚的社會。
     
    與之相反,若一個社會愈是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獲取高度的尊嚴與善待,想要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的衝動就會愈強烈。
    同時這個社會也必然有著某些根本上的缺陷,導致平凡人所獲得的尊重,並不能夠滿足人對尊嚴的原始需求。
     
    換言之,「名人文化」的真正原因不是膚淺的自戀,而可能是社會上善的欠缺。
    因此狄波頓認為,媒體報導名人新聞時,應引導我們如何從真正明智高尚的人身上獲得啟發,
    並會提醒我們創造一個和善、尊重和更為平等的世界,才能矯正大眾對虛幻名氣的渴求。
    我們也不會只集中精力在「明星外遇、劈腿」等八卦新聞之上。
     
     
     
    學會辨別「新奇」與「重要」,關注內心真正的需求
     
    看新聞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落入一種想法:只要看到新事物,就立刻假定這必然值得重視。
    但「新奇」與「重要」,其實具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今日的我們,日以繼夜被海量的新聞訊息轟炸著。雖然有這麼多新聞,但真正「重要而有意義」的可能僅佔了少數──但那些「不重要」的新聞倒也非毫無意義,
    狄波頓說:「它們合理化了我們的無聊、媚俗、對世事的漠不關心,也合理化了人們的偏見和歧視。」
     
    艾倫.狄波頓認為,比垃圾新聞充斥更嚴重的事情是,新聞大體上是以一種扁平的方式呈現這個世界,它會壓縮人們的智性與感性縱深。
    因此,新聞呈現出的世界看起來很熱鬧多姿,但實質內涵卻很貧瘠荒涼──人性中的惡質一面經常被發揚,積極向上的一面則受到壓抑。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所看到的新聞,經常都是負面的消息,看完後心中的「負能量」和「無力感」亦由此而生。
     
    今日的諸多新聞媒體,確保了我們「保持連線」、隨時能知道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也永遠不愁寂寞。
    然而,新聞從業員若是沒有發揮耐心與自省的能力,並催生較深刻的觀點與深入的資訊讀者,就不可能生產出任何實在的東西提供給大眾。
     
    至於身為大眾的我們,應該體認到今日的「新聞」經常是內省的一大敵人。
    當我們閱讀新聞之時,不妨有意識地做一些挑選,將目光投向內在、容讓更多沉澱時間,
    而非僅追求刺激、或符合自己「敢想不敢講」的聳動報導 / 評論──有時候,
    刻意思索令人不自在、但可能深具重要性的觀念,才有辦法促成智性的進步。
     
    活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再負面、再海量、再令人感覺乏力的資訊,我們也往往難以迴避。
    但真正的解決方法不在於就此不讀新聞、對世事不聞不問。
    我們能夠做的,是反求諸己的「思想革命」:多深入思考、也多參照不同消息來源;不過份負面、也不過份樂觀;不簡化世界、不簡化他人,也不簡化自己。
     
    希望大家不再覺得國際新聞事不關己,不再認為政治只有黑暗,不再認定犯事者必然十惡不赦,不再認為想成名者只是膚淺自戀。
    更希望大家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新視角,判斷解讀每天看到的「新聞」。
     
     
    文章來源: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