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xPlayer 2 外形 手感 遊玩性 流暢度 幀率 散熱表現 使用時間 屏幕 效能開箱評測
發布日期:6/28/2023
新聞視界時報-記者王秉程
設計特別感覺似 Switch
相比其他按鍵滿佈機面機背的掌機,OnexPlayer 2 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設計上相對簡約,按鍵全部集中在機面及機頂左右角,機背未設有任何按鍵。如果真的要比較,OnexPlayer 2 設計上相對更似任天堂的 Switch,最明顯是它的手制是可以從機身拆出來安裝在配件,令它可以變身獨立遊戲手柄,這種設計真的與 Switch 有 8 成相似。當然,它的機身不算輕,單是主機重量已達 709g,不過筆者將它拿在手上,OnexPlayer 2 的機邊弧度官方表示是參照人體工學設計,而確實拿在手上打機,無論是物料還是設計,以及按鍵之間的距離,在操控上都十分舒服,加上機身重量做得十分平衡,所以即使數字上看起來它是頗重,但拿在手上玩時卻不太覺墜手,加上按鍵按下去有「啲嗒」聲十分實在,搖桿在打機時操控亦十分順暢,機頂 4 個按鍵擺位亦恰到好處,雙手放在機身上操控十分舒服,所以在設計上,OnexPlayer 2 是做得不錯的。
{{AD}}
機身為了迎合打機主題,所以亦加入了少許橙色 LED 燈效,不過只在兩邊搖桿及熒幕左、右下角旁的 V 字標誌看得到,十分低調。此外,熒幕兩側均設有功能鍵,左側上方為返回鍵、下方為 XBox 鍵。至於熒幕右側,上方為開始鍵,而下方的兩個按鍵,上方的是模式鍵,而下方的是 LED 鍵,按住 1.5 秒就可以開關機身的 LED 燈效。
而機頂 LT、LB 鍵旁的,由左至右分別是開關鍵(按住 1.5 秒可開啟熒幕顯示 / 電源)、Home 鍵、鍵盤鍵(Home 鍵及鍵盤鍵同時按下可進行全熒幕擷圖功能)及進入效能調校介面的 Turbo 鍵。
機背設支架設計體貼
另外,在設計上,OnexPlayer 2 有一點 Edward 覺得是十分體貼的,就是它是少有掌機機背內建隱藏式支架設計,令 OnexPlayer 2 在使用上玩法更多:拆除遊戲手柄可作熒幕支援 4096 級壓感(需另購及使用相關觸控筆)及 10 點多點觸控的平板使用,而打開支架並接駁鍵盤可作迷你手提電腦使用處理文書工作。當然,將手柄接上機身,就可以作為隨身攜帶的掌機隨時打機;而將支架打開,並將手柄接駁在獨立遊戲手柄上,就可以將機身放在檯面,只拿著輕身很多的遊戲手柄打機。這種設計確實為用家帶來更多的使用方法,令它不只是單純一部超便攜手提電腦或掌上遊戲機那麼簡單。
內建 Windows OS 支援各大遊戲平台
OnexPlayer 2 與不少其他掌機一樣,它也是預載了 Windows 11 作業系統,所以相比 Steam Deck 預設只可運作 Steam 平台上的遊戲,OnexPlayer 2 可以安裝不同遊戲上的遊戲,支援度十分廣泛。當然,它擁有支援最多 10 點觸控的觸控熒幕,拆除兩邊手制後基本上可以作為平板電腦使用;它亦支援配合磁吸式鍵盤使用,令它可以變身一部迷你手提電腦,方便用家隨時隨地進行一般電腦上的工作。當然,它的原廠磁吸式鍵盤設計不算理想,按鍵細而且鍵程短,回彈力亦不太足夠,作簡單文書處理還算可接受,但長時間使用就比較困難了,筆者會建議大家接駁藍牙鍵盤及滑鼠使用會比較舒服一點。
一鍵切換搖桿 / 滑鼠操控支援更多遊戲
之前 Edward 測試過的掌機,在遊戲支援上都因為操控而有各自的限制:Steam Deck 同時設有搖桿及觸控板,能支援較多遊戲,但就只限 Steam 平台(預設);而 ROG Ally 可支援不同平台的遊戲,但由於只設搖桿操控,所以未能使用搖桿玩的遊戲就只能使用觸控熒幕操控,比較麻煩。OnexPlayer 2 有一個特別的設計,就是它可一鍵在搖桿與滑鼠操控之間切換使用,這不但令 OnexPlayer 2 可當作一般手提電腦使用,亦可以支援不同操控介面的遊戲,如果配合鍵盤更可玩到需要鍵盤操作的遊戲,這令 OnexPlayer 2 在打機上更具彈性,設計值得一讚。
特別硬件配置效能一般
硬件配置可以說是每一部主攻打機的手提裝置最重要的部分,現在就讓 Edward 為大家說說 OnexPlayer 2 的配置吧。它與近月推出的掌機有點不同:其他一般採用針對掌機設計的 AMD Ryzen Z 系處理器,但 OnexPlayer 2 採用的是一般應用在輕薄型筆電的 AMD Ryzen 7 6800U 八核心處理器,並配以採用 RDNA 2 架構的 AMD Radeon 680M 而非 Z 系採用的 RDNA 3 架構圖像顯示晶片,當然筆者有少許不解,畢竟 6800U 屬於較舊的 6nm 制程,相比 ROG Ally 採用的 Ryzen Z1 Extreme 屬於更新的 4nm 制程,表現畢竟較為遜色,而實際使用上亦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