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教育部
教育部頒發國家學術獎項,表彰學術與產學合作成就
發布日期:3/17/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張儷寶 整理報導
今天(17日),教育部舉行了第28屆國家講座、第7屆國家產學大師獎暨第68屆學術獎的頒獎典禮。
為8位國家講座主持人、2位國家產學大師獎得主以及17位學術獎得獎人頒發榮譽。
此次頒獎典禮由賴清德總統和行政院長卓榮泰共同主持,並充分表達對獲獎者對國家學術及產學合作貢獻的高度肯定。
(圖/教育部)
展現崇高敬意,頒獎典禮精彩亮相
在頒獎典禮上,賴清德總統及卓榮泰院長向所有得獎人表示崇高的敬意,並強調政府對高等教育、技職人才培養的重視。
他們指出,高等教育的創新與發展是促進國家進步與社會繁榮的重要動力。
而獲獎者所展現出的學術成就和產學合作成果,正是台灣學術研究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
教育部持續推動創新計畫,助力大學發展特色
教育部近期持續推動多項重要計畫,期望為台灣的高等教育體系注入更多創新與活力。
其中,包括透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為大學提供更多彈性運作空間,致力於培育高階科學與技術人才。
此外,「高等教育深耕第二期計畫」也計畫在未來五年投入970億元,協助各大學發展特色、精進教學及創新。
(圖/教育部)
國家講座與產學大師獎:激勵教學與研究發展
教育部表示,「國家講座主持人」是教育部的最高學術與教學獎項,自設立以來,已遴選出169位主持人。
每位主持人可獲得三年共600萬元的獎助經費,該經費可用於開設跨校選修課程、舉辦全國巡迴講座等,以促進其研究及教學成果的宣揚。
另一方面,「國家產學大師獎」已頒發給19位優秀的技專校院教師,旨在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產學合作與技術人才的培育,每位獲獎者將獲得90萬元的獎金。
學術獎:表彰學術界的傑出貢獻
「學術獎」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學術獎項,至今已有504位學者獲獎。
此獎項主要表彰在學術研究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學者,每位獲獎者也將獲得90萬元的獎金。
這一獎項不僅是對得獎者努力的肯定,也是激勵學術界持續追求卓越的動力。
(圖/教育部)
典禮主題「引領」,象徵台灣學術創新與未來
此次頒獎典禮的主題為「引領」,象徵著教育部期望透過高等教育的培養。
持續引領台灣在學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道路上邁向更光明的未來。
典禮中,除了播放介紹得獎人重要學術研究和個人簡介的短片外,國家講座主持人林麗瓊教授。
國家產學大師獎得獎人邱煌仁教授以及學術獎得獎人謝清河教授分別代表得獎者發表感言。
展望未來,學術發展不斷創新與進步
教育部透過此次頒獎典禮,不僅讚揚得獎者的成就與貢獻,更傳遞了對學術研究與創新發展的支持與期許。
隨著這些優秀學者的帶領,台灣的學術研究將持續邁向新高峰,並引領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為台灣的未來注入更多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