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教育部
英語課程遠距直播共學計畫:縮短城鄉差距,開創學習新契機
發布日期:3/4/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為了解決偏鄉地區英語教師流動率高、師資短缺的問題,教育部國教署自108學年度起推出了「英語課程遠距直播共學計畫」。
該計畫選拔專業英語教師,通過遠距直播共學,結合線上學習平台及數位教材。
為偏遠地區學校的學生提供定制化的英語課程,從而縮短了英語學習的城鄉差距。
在113學年度,共有16所國中小學、339位學生及15位遠距教學教師參與了這項計畫。
創新教學:將AI與多模態學習結合
在這個計畫中,教師們充分運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例如,教師陳俞琁於新北市欽賢國中遠距任教時,將多模態教學方法與生成式AI工具相結合。
這不僅讓長篇文本轉化為互動影片,還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參與感。
此外,陳老師還在課程中介紹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文化與習俗,通過跨文化的角度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的多元性,並拓展了他們的國際視野。
當進行實體到校交流時,陳老師會運用英語桌遊等形式,創造輕鬆愉快的口語練習機會,幫助學生提升語言輸出能力。
(圖/教育部)
重視互動與激勵:讓學生在愉快氛圍中學習
教師詹椒青認為,學生只有在喜愛老師的情況下,才會全身心投入學習。
於是,她在嘉義縣隙頂國小的遠距教學中,注重學生間的實體互動,即使班級人數較少,學生們的上課表現也十分積極。
詹老師還會在聖誕節等節慶時,通過合作遊戲和讚美激勵學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拼寫和閱讀能力,並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
在節日氣氛的營造下,詹老師也準備了聖誕禮品袋,讓學生們一起參與由軟體製作的跳舞影片,營造出充滿愛與快樂的學習環境。
綜合技能培養:提升聽、說、讀、寫四大面向
在臺東縣廣原國小,教師田雅惠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
她的課程重點涵蓋了「聽、說、讀、寫」四大學習面向,並將這些元素有效融合,互相促進。
例如,學生在聽力練習中可以提升發音技巧,從而幫助說話能力的提升;閱讀則有助於詞彙和語法知識的積累,並能進一步應用於寫作。
除了課程內容本身,田老師也不忘讓學生們保持學習的興趣,定期使用軟體設計有趣的學習活動與遊戲。
並結合單元主題或節日,教唱英語歌曲,從而打造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
(圖/教育部)
持續推動,實現更好未來
至今,這項計畫已經執行了五年,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參與度顯著提高,並在各類英語相關競賽中獲獎。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未來將繼續推動這項計畫,不僅提升遠距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
還會通過網路和鏡頭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偏遠地區的學校提供更多資源與支持,讓更多學生能夠享受到高品質的英語教育。
這一創新的遠距教學模式,無疑讓更多學生在享受樂趣的同時,也收穫了知識與能力,為未來的英語學習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