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漫步敦化南路林蔭 看見街角大師級公共藝術
發布日期:9/19/2024
新聞視界時報-記者王自凱 整理報導
自然與歷史的交織
臺北市公園處介紹,敦化南路的前身其實是大片農地。早期的臺北發展集中在艋舺、大稻埕等沿河區域,而現在的東區一帶在過去並未開發。後來因為松山機場的國門景觀需求,在美援資助下,這裡開始進行城市規劃。1970年,顏水龍先生擔任市容美化顧問,提出了林蔭大道的構想,於是敦化南北路與仁愛路成為了今日市民最喜愛的綠蔭大道。
這些樹木不僅提供了美觀的景致,還有效地降低了噪音與空氣中的塵埃,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放鬆的空間。如今,這條林蔭大道是市民日常生活中舒壓、休閒的好去處。
敦化藝術通廊:藝術與生活的結合
敦化南路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其沿路分佈的公共藝術作品。2000年左右,臺北市政府設立了「敦化藝術通廊」,並透過公開徵選和市民投票的方式選出了9座獨具匠心的公共藝術,這些作品不僅豐富了街道的文化氣息,還讓日常生活增添了藝術的色彩。
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包括:
-
徐秀美的「鳥籠外的花園」:這座作品位於敦化南路與安和路口,透過「不可能空間的再造」來探討都市空間的可能性,曾被多家雜誌評為最具創意的公共藝術之一。2010年,此作品由市府與民間單位合作重新修繕,讓東區商圈的亮點再次閃耀。
-
董振平的「女武神,時間廊」:位於敦化南路與市民大道口,這座作品以「迴旋穿透」和「時間差」為主題,象徵循環與週而復始,成為東區的重要精神地標。
-
黃中宇的「時間斑馬線」:這件充滿趣味的作品位於同樣的路口,將過馬路的斑馬線與斑馬屁股的意象結合,提醒路人注意交通號誌,增添了一絲幽默和生活智慧。
漫步於秋日東區的藝術與自然
{{AD24}}
秋天的臺北東區,走過繁華的商圈後轉入敦化南路,您會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氣氛。在這裡,您可以悠閒漫步於綠蔭下,觀賞沿途的公共藝術,享受自然與文化的交融。這種豐富的感官享受讓每一位路人都能在繁忙的都市中找到一份心靈的寧靜。
無論您是藝術愛好者,還是想要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尋找片刻平靜,敦化南路的自然典雅與公共藝術一定會為您帶來獨特的美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