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海科館館長王明源 圖/海科館提供
閱讀海洋保育推廣「陸上造礁-針織珊瑚」活動正式啟動
發布日期:4/1/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臺中市立圖書館與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於3月28日共同舉辦「陸上造礁-針織珊瑚」教師研習工作坊啟動儀式。
由海科館館長王明源、臺中市圖館長曾惠君及天鈺基金會總監葉嘉青共同主持。
這項創新計畫將環境教育與手作藝術結合,透過《SOS探險隊:拯救珊瑚大作戰》繪本及互動課程,帶領學子認識珊瑚礁生態的珍貴與脆弱性。
此計畫延續海科館106至110年間與環境部合作的「陸上造礁-針織珊瑚」校園推廣成果,當時巡迴全台42所學校獲得熱烈迴響,後續更持續收到各校參與詢問。
今(114)年在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贊助下擴大辦理,由臺中市立圖書館整合10所學校資源。
將珊瑚保育課程納入教學體系,參與教師透過珊瑚生態課程、教案研討及珊瑚復育實作等多元方式,未來將把海洋保育理念融入校園教學。
( 右:海科館館長王明源 中:天鈺基金會總監葉嘉青 左:臺中市圖館長曾惠君 圖/海科館提供 )
海科館館長王明源表示,珊瑚礁生態系雖僅占全球海洋面積0.2%,卻孕育超過25%的海洋物種,這些『海底熱帶雨林』不僅是重要觀光資源,更是監測氣候變遷的關鍵指標。
活動中也特別規劃針織珊瑚手作活動,讓參與者透過一針一線的創作過程,親身體驗珊瑚造礁所需的漫長時間,深化保育意識。
天鈺基金會葉嘉青總監指出,一起帶領孩子透過閱讀與手作,守護這片蔚藍的大海,守護我們的未來。
臺中市圖曾惠君館長補充說明,後續也將透過圖書館連結學校資源,讓「針織珊瑚」行動持續擴散影響力。
而市圖的新總館「臺中綠美圖」將於今年底開館,期待透過藝術力量,共同為環境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圖/海科館提供)
海科館針對永續環境和海洋資源的保育,長久以來務實與紮根的作爲,有目共睹也獲得很多民間團體和企業的支持與共同投入。
也讓永續環境教育和海洋資源的保護,以博物館為軸心,展開資源連結、心手相連,讓更多人爲這片土地和海洋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