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餐桌上的美中台外交角力與洪都拉斯的白蝦
發布日期:11/23/2023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台灣2024總統大選即將到來,激烈的選戰已經展開。但較少人知道,遠在千里之外的中美洲,台北與北京的外交戰也同樣喧囂。
事實上,自2016年蔡英文選上台灣總統後,兩岸關係跌至谷底。蔡政府拒絕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以及國共兩黨談判的條件——「九二共識」後,北京持續在外交及經濟上反制擠壓台灣。
遠在台北千里之外,被稱為「美國後院」的中美洲,亦是台灣外交邦交國最多、關係最好之地,自此開始出現與台北的「斷交潮」。
從2017年的巴拿馬開始,到2023年3月的洪都拉斯(Honduras,台灣譯宏都拉斯),台北共丟掉了五個邦交國,即便美國曾經試圖協助,都無法挽回斷交危機。
目前台灣在中美洲尚有中美洲第一大國——危地馬拉(Guatemala,台灣譯瓜地馬拉)為盟友。但今年8月,該國「變天」,新總統曾言有意與中南海加深交往,與台北的外交關係是否生變亦引發關注。
香港政治學者沈旭暉分析,北京在中美洲進一步壓縮台灣外交空間的作法已經奏效。他認為,深受美國影響的中美洲國家本是台灣「外交最後的橋頭堡」,「一來在2010年前,中共政權的影響力未能深入這地域;二來美國也會配合台灣,默契地暗示這些國家——如果保留對台邦交,也等同於深化對美關係。」
但是,在中美洲「斷交潮」下,台灣與這些國家建立數十年的經貿關係,簽訂多年的經貿協定何去何從?美中台在該區域的這些外交戰,又如何延伸到台灣人的餐桌上?在台灣火鍋店及市場上深受台灣饕客鍾愛,來自宏都拉斯的「白蝦」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
台灣前農業部長、現任台灣中興大學特聘教授陳吉仲向BBC中文分析,今年3月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時,沒有聽過對方希望再與台灣簽訂一個新的「自由貿易協定」(FTA)。
陳吉仲看好台灣白蝦自產的前景,原因是台灣現在成功培育出了「無特定病原」(SPF)蝦苗,若能好好配合「漁電共生」政策(結合養殖漁業綠能發電系統,利用魚塭堤岸、引水渠道設置環保發電系統),「過去被稱為草蝦王國的台灣,現在開始自產白蝦還有很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