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穆特俄軍苦攻未果 烏軍正部署奇兵反擊?
發布日期:3/31/2023
戰前有七萬人口、如今只剩下寥寥不足五千人的烏東小城巴赫穆特(Bakhmut)已抵受了俄羅斯軍隊長達七個月的猛攻,成為了俄烏戰爭以來持續最久的單一戰事。2023年以來,巴赫穆特一直是烏軍「最快失守」的城市,然而本年已過四分之一,面對着俄軍援援推進,烏軍依然堅守未失。戰爭觀察者們一直都在問一個問題:為何俄烏雙方要為這個戰略意義不大的城市付出無數死傷?
在3月28日的一場美聯社訪問之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指出這是一個政治問題,認為如何巴赫穆特倒下,普京將能「向西方、向他的社會、向中國、向伊朗推銷這場勝利」「如果他感覺到血——閒到我們軟弱——他將會一直推進、推進、推進」。
澤連斯基一直以來將巴赫穆特包裝成代表烏克蘭反抗意志的「要塞」;「巴赫穆特仍在」也成為了烏克蘭人振奮人心的口號;去年訪美期間,澤連斯基更特意將簽有巴赫穆特前線士兵名字的烏克蘭國旗送予美國國會;他自己也多次親上前線鼓舞士氣。
雖然巴赫穆特失守之後,烏克蘭在其西部還有多個可以防守的陣地,不會因此失去還在烏克蘭控制之中的頓涅茨克州(Donetsk Oblast)西部,但巴赫穆特的失守無疑將對烏克蘭民心造成可觀的衝擊。
早在3月初,巴赫穆特已被三面包圍,烏克蘭一度傳出將有序撤退,北約也作好了該城會在數日內失守的期望管理。但最後,澤連斯基決定派人增援堅守,抵住了俄軍的進擊,更有時出現互有進退之局。
去年11月冬季兩軍僵持期間曾提出烏克蘭有「和談窗口」、一直對於烏克蘭將俄軍趕離全境不表樂觀的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陸軍上將米利(Mark Milley)3月29日向國會作出了對烏軍的樂觀評估。他稱俄軍「在巴赫穆特正遭受極大量人員折損」,指烏軍正作出「非常有效的區域防守」。
「在過去20、21天,俄羅斯人連一點進展也沒有,所以(戰事就變成了)俄羅斯人的屠宰節(slaughter-fest)……同樣情況也出現在從克雷米納(Kreminna)到赫爾松(Kherson)的整條前線之上……俄羅斯人並沒有達成他們的戰略目標。」
「我認為俄羅斯的進攻一段時間之前已經開始,斷斷續續的,並未有取得他們預期中的動力和成功。」
雖然米利的形容有點誇張——實際上在過去三周,俄軍在巴赫穆特周邊也有輕微進展,例如華格納僱傭兵團(Wagner Group)28日據稱就取得了該城北部的一處工業區——但其對俄軍進展緩慢和損失慘重卻似乎符合事實。
英國國防部29日的戰況更新就表明俄方攻擊比過去幾周減少;華格納兵團領袖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同日亦有點悲觀地表示,「如果華格納私人軍事公司死在巴赫穆特絞肉機,並與烏克蘭武裝部隊(同歸於盡),這樣我們就已完成了我們的歷史角色。」
不過,從扎波羅熱發動攻勢早在俄軍預估之內,後者已在該地部署重兵、嚴密佈防。如果烏軍真的不出所料地在此發動攻擊,即使有新到的歐洲主戰坦克支援,也很可能會跟俄軍陷入另一場膠著之中。當歐美軍事輿論愈來愈傾向將本年的烏克蘭大反攻視為「不成功便成仁」的戰事之際,未能打出明顯戰果的烏軍就有可能要面對被迫割地求和的局面。
其他在獲廣泛討論的反攻路線,如在赫爾松州越河反攻,又或者在東北哈爾科夫-盧甘斯克(Kharkiv-Lugansk)的推進,勝算不如扎波羅熱之餘,也跟後者一樣並沒有任何「出奇制勝」的優勢。
最近有一小撮軍事觀察者,就開始想像一種烏軍能夠以奇兵制勝的反攻路線,即是在巴赫穆特這個沒有重大戰略價值的地方,不惜浪費西方坦克,全力反守為攻,擊潰如今俄軍東北南三面包圍該城的形勢,甚至把俄軍往東迫退。烏克蘭地面部隊最高指揮官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3月23日就曾稱巴赫穆特俄軍正趨疲弱,烏方「很快將會把握機會,像基輔、哈爾科夫(等地)一樣」,似乎是在暗示烏方有可能會以巴赫穆特作為反攻地點。
正如俄軍佔得巴赫穆特後烏軍往西尚有多處可守一般,烏軍就算瓦解了俄軍對巴赫穆特的包圍之勢,俄軍往東也依然有多個可以堅守的陣地。因此,烏軍在此之勝跟俄軍在此之勝一樣也不會客觀地扭轉戰局。
然而,如果俄軍過去超過半年唯一持續主攻、每日動輒損傷人數高達數百的前線最後竟然無功而退,甚至還被烏軍反推好幾公里,這將會造成俄羅斯軍心和民心的重挫——特別是在俄羅斯開戰一年多以來戰果早已遠遠不及預期之際。
在此情勢之下,普京可能就會更容易接受對烏克蘭較為有利的談判條件,例如放棄公投入俄四州主權、同意有序撤軍,以換取烏克蘭以某種方式重新審視克里米亞和烏東俄族地域的主權問題、承諾不加入北約等。
這套包含高風險操作的劇情,也許已是此刻戰場現實所能容許之下能最快終結戰爭的途徑。
新聞視界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