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正在出現「陰乾」式脱鈎
發布日期:8/26/2023
在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過程中,中美兩國結成了緊密的貿易關係。在全球化「蜜月期」時,中國對美國來說還是「無害存在」,中美之間在很多領域都形成了互補型的緊密合作關係。比如,在商品製造領域,形成了「中國製造+美國消費」的模式;在風險投資領域,形成了「美國資本+中國市場」的模式。
中美緊密合作的結果之一,是中美貿易規模極為龐大。即使是在中美地緣政治關係惡化、中美貿易摩擦持續4年多之後,據美方數據,2022年美國和中國貨物貿易總額仍然達到6906億美元的最高紀錄。中美兩國的經貿關係如同兩艘相互捆綁的十萬噸巨輪,彼此的經濟關聯、相互投資、人員往來十分密切,即使是想「脱鈎」(decoupling),談何容易?這種看法也是中美雙方評估脱鈎風險的重要基礎,也是國內一些人判斷中美無法脱鈎的底氣。
歐美國家在對華關係的策略變化,也支持了否定徹底脱鈎的看法。比如,過去美國在西方盟友中推動與中國脱鈎,但中美貿易規模越「脱」越大,顯示出短期內脱鈎並不現實。歐洲率先提出了與中國「去風險」(de-risk),這是一個與美國保持了相似的地緣政治態度、但經濟目標有所區別的策略概念。在2023年的G7廣島峰會上,包括美國在內的G7國家共同接受了「去風險」的策略。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