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看:亞馬遜雨林走向危險臨界點 南美八國仍拒停止砍伐?
發布日期:8/17/2023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張儷寶 整理報導
亞馬遜合作條約組織(ACTO)八國上周在巴西召開了一場峰會,旨在共同保護亞馬遜雨林,這場峰會的目的是為了避免亞馬遜雨林走向不可逆轉的臨界點。在這次峰會上,八國成員同意採取聯合行動,包括強化對跨境環境犯罪的執法,以保護這片關鍵的生態系統。然而,儘管各國達成共識,卻未能就「2030年前零砍伐」這個具體目標達成一致。
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Silva)承諾改善該國的環境保護狀況,並確立了2030年前「結束砍伐」的目標。這個目標被稱為「零砍伐」,意味著砍伐的樹木要種植回來,同時他也希望能夠說服周邊國家共同實行這項政策。然而,峰會後八國共同發表的《貝倫宣言》僅止步於各國各自推進砍伐目標的承諾,對於一些重要課題如哥倫比亞主張的停止新油田開發,以及結束非法金礦開採的問題仍未達成一致,這也引發了科學家和環保組織對行動的批評,認為進展過於緩慢。
科學家警告,過去50年間亞馬遜雨林的破壞已經達到17%到20%,已接近危險的「臨界點」(20%-25%)。亞馬遜雨林在調節水和碳循環以及吸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具有關鍵作用,對於減緩氣候變化至關重要。然而,一旦超過毀林的臨界值,樹木將死亡並釋放二氧化碳,對全球氣候將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這次峰會召開前,各國因立場分歧已經引發緊張情勢。作為石油淨出口國,巴西面臨著強勁的能源需求,有可能在未來幾年轉變為石油淨進口國。然而,巴西的能源計劃引起爭議,因為其中涉及的巨大海上油田恰好位於亞馬遜河口和北部海岸,引起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Gustavo Petro)的反對。盧拉政府自稱為抵制森林砍伐的領導者,但能源計劃卻引發了質疑。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