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原住民族土地文化與環境永續計畫榮獲全國佳績
發布日期:4/26/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張儷寶 整理報導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在原住民族委員會舉辦的114年度「原住民族土地古道、文化遺址及環境永續調查維護計畫」年度教育訓練暨113年度計畫評鑑頒獎典禮中。
屏東縣政府及牡丹鄉、三地門鄉、來義鄉、泰武鄉等五個單位榮獲原民會的績優評鑑。
並囊括全國一半的獎項,成為全國績優單位的第一名,為屏東的原住民文化保育與永續發展樹立了典範。
原住民文化的守護與維護
屏東縣政府原住民族事務處處長陳美鈴表示,早期原住民族民以「腳踏實地」的方式穿梭於各個部落,這使得許多「古道」至今仍然存在,成為了重要的文化遺址。
縣內的山林廣大,與土地共生共存的原住民族更是深知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根據統計,屏東縣內已有三處部落聚落建築群登錄,此外,還有多處珍貴的文化遺址因族人努力維護得以重見天日。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原住民族永續發展的成果
屏東縣的八支原住民族土地古道、文化遺址及環境永續維護隊,總共有65名計畫人員,通過這些努力。
113年已成功完成了部落傳統生態資源永續利用超過九百公頃,並且對傳統文化遺址的整理維護超過一千公里。
每支隊伍都有其特色和亮點,其中牡丹鄉公所已經連續三年榮獲特優獎。
而來義鄉則因崑崙拗古道及二峰圳環境教育場域的成功打造和三地門鄉拍攝影像紀錄傳統地名等項目,獲得了優等的認可。
泰武鄉公所則因辦理舊馬仕部落遺址維護工作獲得了佳等的肯定。
縣府推動生態旅遊與文化復振
屏東縣長周春米指出,縣府自上任以來,積極指導各鄉鎮發展更為細膩的山林產業,並透過保育隊巡守山林,維護原住民的傳統遺址與生態資源。
這些努力不僅有助於推動部落的生態旅遊,還能促進當地的可持續發展。
他也期望縣府團隊與原鄉夥伴能夠共同致力於自然資源的永續發展,培育部落相關人才並實踐文化復振,讓原住民族的獨特文化得以延續並發揚光大。
屏東的原住民文化與生態資源保育工作,無疑是當地發展的重要基石。
隨著這些成就的呈現,未來屏東將繼續致力於發展更加可持續的生態旅遊和文化保育計劃,為更多人展示原住民族的文化魅力和美麗的山海景觀。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