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屏東榮民總醫院提供
攜手合作,為屏東帶來先進的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技術,提升民眾醫療服務品質
發布日期:4/1/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在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屏東榮民總醫院與高雄榮民總醫院攜手合作。
將先進的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技術引入屏東。
為當地民眾提供更加精準、安全、且高品質的內視鏡微創手術服務。
這項技術的引進,不僅為民眾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也提升了屏東地區的醫療水準。
(圖/屏東榮民總醫院提供)
對抗癌症,早期診斷至關重要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數據,惡性腫瘤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腸癌、胃癌和食道癌更是常見的高危險癌症。
對於這些消化道癌症,早期發現與及時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
傳統治療方法通常以手術切除為主,然而傳統手術風險較高,且術後恢復時間較長,可能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
隨著內視鏡技術的進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成為了早期消化道癌症的有效治療方式。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的優勢
ESD手術通過微小切口以及特製的內視鏡刀具,精準地將病變組織完整切除,同時保留健康組織,避免大範圍切除所帶來的身體負擔。
這不僅縮短了住院時間,還有效提高術後的生活品質。
相較於傳統的開刀手術,ESD的微創特性讓患者的康復速度更快,並降低了復發風險。
(圖/屏東榮民總醫院提供)
屏東榮總與高雄榮總攜手合作,成效顯著
自2024年8月起,屏東榮總與高雄榮總開展合作,成功為10位患者進行了ESD手術。
所有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大多數在3至5天內就能出院,迅速回歸日常生活。
這項技術的引進,讓屏東的患者不必再遠赴他地,便能享受到與醫學中心相同品質的醫療服務,極大地減少了跨區就醫的困擾。
病友見證,手術成功的故事
林先生作為病友之一,也現身分享了自己的手術經歷。
他表示,自己當時很幸運,得到了高雄榮總主任的特別安排,由高雄榮總的許主任親自施行手術。
他說:「手術後的恢復非常快,完全沒有副作用,三天就出院,到現在快一年了,生活作息正常,感覺比術前更好。」
林先生也表示,希望這項技術能夠廣泛推廣,讓更多屏東的鄉親能夠受惠,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
(圖/屏東榮民總醫院提供)
雙方醫院的共同努力,為民眾帶來實質受益
高雄榮總副院長陳垚生表示,高雄榮總自屏東榮總開院以來,持續提供醫療支援。
包含門診醫師支援、專科手術合作及醫療技術移轉等,至今已為超過2萬4千人次提供了優質的醫療服務。
他強調,這項ESD技術的引進,將有效提升屏東地區民眾的醫療體驗,讓他們不必遠赴他處就能享有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屏東榮總院長王瑞祥則表示,屏榮自開院以來,積極引進創新醫療技術,並不斷提升醫療服務的品質。
感謝高榮的大力支援,讓ESD技術能順利引進並服務更多屏東地區的居民。
未來,屏東榮總將持續與國內外醫學中心進行合作交流,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全面、更先進的醫療服務。
這項合作不僅是兩院醫療實力的結合,更是為屏東地區居民帶來的福音,幫助更多人早日擁有健康的生活。
期待未來,這樣的醫療合作能夠進一步發展,為更多患者提供專業、溫暖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