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縣持續領先,全力守護清澈水域:榮獲全國水污染防治特優殊榮
發布日期:2/25/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縣政府再次榮獲環境部113年度全國水污染防治考核「特優」殊榮。
這不僅是縣府的努力成果,也見證了全縣民眾和各界的共同努力。
這是屏東縣連續四年取得該殊榮,並且創下歷史最佳成績!透過各項政策與行動的落實。
屏東縣成功將河川的污染站次降至新低,顯示出在保護水質方面的卓越成果。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政府與民間協力,守護屏東水域
縣長周春米表示,這一成就來自縣府與民間企業及社會各界的密切合作,大家共同為了守護屏東的水環境而努力。
這樣的成就並不容易,對此她深感欣慰,並鼓勵各相關單位持續精進,保持對環境保護的高標準。
屏東縣以有限的資源積極推動各項水污染整治措施,尤其在強化河川污染監控上不遺餘力。
縣府執行了「夜鷹早鳥稽查專案」,24小時不間斷監控,並且在113年度進行了3,680次的事業單位稽查。
使用先進科技手段打擊不法業者,進一步保護水質不受污染。
創新技術與綠色措施,有效減少污染
為了更有效地降低河川污染,屏東縣積極強化源頭管理並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化,將有機肥料重新回歸農田,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
這一措施的推動,使得屏東在全國畜牧糞尿資源化的核准家數和施灌量均名列前茅,為提升水質做出了顯著貢獻。
此外,縣內已建置了三座水質淨化場,日處理水量可達30,000立方米,並且整合了30公頃的萬年濕地群,進行水質的自然淨化。
縣府也成功爭取中央經費,規劃更多的水質淨化設施,為減少河川污染負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居民與專家的攜手合作,克服挑戰
屏東縣的水污染防治並非一帆風順,九如鄉某畜牧業者因嚴重污染問題,曾引發當地居民的抗議。
環保局多次邀請專家學者進行輔導,雖然業者屢次未聽取建議,最終環保局依法停止了其作業。
以維護居民的環境權益,彰顯了屏東縣在水質保護方面的堅定決心。
水質改善成效顯著,榮獲健康城市獎
在各項綜合整治行動下,屏東縣的武洛溪九如橋關鍵測站的水質指數大幅改善,從過去的嚴重污染狀況,進步至中度污染,創下歷年來的最佳成績。
此外,東港溪流域也成功脫離了嚴重污染,全年保持無嚴重污染河段。
這些成效獲得了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認可,屏東縣因此榮獲「113年臺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綠色城市獎」,肯定了在水質改善方面的卓越表現。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向永續水質與希望城市邁進
周春米縣長表示,屏東縣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離不開環保局、水利局及其他相關單位的通力合作。
特別是巡守隊和環保志工的積極參與,為水質監測、污染舉報等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這一系列的努力,不僅符合2050淨零碳排放目標,也貫徹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多項指標。
屏東縣將繼續加強跨部門合作,致力於打造更潔淨的水環境。
實現「永續水質、悠活水岸、希望城市」的願景,並且呼籲全體市民一同為守護環境,保護水質作出持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