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達人走入家庭當奶爸,少一份薪水可行嗎?真心話:投資需要配置,家庭也是
發布日期:11/24/2023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這篇文章你可以說是親子教養,也可以說是投資理財,因為這是我整體配置觀念的延伸。
之前聊了很多,有個關於我對於學習的認知這件事,現在我很懶,之後再談。我想談記者問我的另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讓我決定當奶爸?家裡長輩不反對嗎?有沒有受到很多流言蜚語?父母反對與否我就不談了(畢竟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一定會牴觸的)。
最現實的問題,好像是今年年初還是去年,就上演好幾次了(受訪談的影片底下留言還一票至今沒刪除)。可以說在網路是我被霸凌了,霸凌到我也習慣了 。很多一起推廣被動投資的戰友還紛紛發文替我打抱不平。
主因在於最終決定:我在家當奶爸照顧女兒,老婆上班工作。這個決定是我和老婆大人一起討論後最終的拍案。當然有很多方方面面原因,如:我比較會講故事,我比較能應付家裡兩老等等,才會做出如此決定。但是我在網路上被一堆人罵的就是吃軟飯,就問誰吃的飯是不煮軟的。
我從2017年11月左右創立這個專頁以來,至今聊的都是被動投資,利用指數化工具配置自己的資產。對!很多朋友來上過我的資產配置課。在簡單的理財投資上,配置就是為了對付風險,工具基本上就是股票、債券、房地產貨幣等等大範圍指數ETF。
你知道嗎?並不是只有投資才要配置。事實上人生也要配置,家庭也要配置。以家庭而言,我和太太最終決定配置我留下來奶爸,而配置太太正常上班。本質上我們是一樣重要的。雖然至此我要向老婆拿生活費感覺似乎會矮了一截,但這是夫妻兩人最終的考量結果。
我是有條件讓長輩帶自己女兒的,但你知道我知道的,阿公阿嬤在教養上,「養」是沒問題,一定養得肥肥胖胖的,而「教」通常出問題。所以最終夫妻決議,不配置保母,也不是配置阿公阿嬤,而是配置我當奶爸。
記得我說的都是配置,配置會貫穿全文,在我居住生長的環境,這裡的環境氛圍就是賺錢第一,孩子丟給人家顧就好,無論保母托嬰中心。排除有經濟壓力一定要夫妻都賺錢外(相信我一定一堆文盲跳過這段話),即便沒有經濟壓力,環境氛圍也是如此。更不用講居然是男生不工作會受到什麼耳語了。
上面的這段話我用配置解釋是:
1.把自己時間配置在賺錢,再把錢配置在孩子身上。
俗稱錢伯(用台語講才有感覺)養孩子。這樣好處是:夫妻兩人都不用犧牲工作,賺到也許更多。壞處呢?你可以先行思考。
2.我和太太做法是:把我的時間配置在孩子身上。
壞處是可能少了我的收入,畢竟每個人時間都是有限的,無法魚與熊掌兼得。好處則是:我和女兒椪柑可以建立正向親子關係依附,我有大量時間與女兒相處,賺得許多金錢買不到的回憶。
20世紀4大投資人之一彼得·林區(Peter Lynch)40幾歲辭去麥哲倫基金經理人職位,辭職原因是:「天呀!我居然不知道小女兒已經上小學了,而且我也不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我真是一個失格的父親!我要回去陪家人才行。」是的,拿理財配置角度來說,這個階段我願意把時間配置在女兒身上而不是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