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桃園市政府
桃園市因應美國關稅影響,積極推動產業應對與支持措施
發布日期:4/13/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張儷寶 整理報導
近日,桃園市長張善政赴中壢產業園區,參與「因應美國關稅影響桃園場次產業座談會」。
張市長表示,雖然美國政府宣布延後90天實施對等關稅,但桃園市政府仍將持續與產業界保持密切合作,全力應對挑戰。
他強調,當前臺灣需團結一致共同面對外部挑戰,市府將積極與中央政府協作,為產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圖/桃園市政府)
應對挑戰,優化產業用地與法規
在會議中,張市長指出,近期有業者反映,在擴廠過程中遇到土地取得的困難。
桃園的產業用地開發面臨較高的地價與繁瑣的法規問題。
市府已積極了解並掌握產業用地的需求,目前約有30件產業園區申請案正在審理中。
經發局將爭取法規鬆綁,簡化審查流程,加速土地及開發許可的核定,並協助廠商儘快取得所需土地,支持產業發展。
市府全力協助企業應對挑戰
副市長王明鉅在會中表示,如果企業因美國關稅影響而面臨訂單轉移或砍單。
將對當地經濟及民生造成重大衝擊,特別是許多在地企業和勞工家庭將直接受到影響。
他感謝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領隊來到中壢產業園區,傾聽並支持當地產業。
並指出市府將推動四大輔導措施,包括緊急紓困、數位轉型、產業鏈重組和技術升級。
進一步加強產業韌性與競爭力,攜手中央穩固臺灣的研發基礎。
(圖/桃園市政府)
行政院宣布三大政策,強化臺灣產業競爭力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會議中宣布三項重點政策,旨在支持受影響的產業:
政府將在90天內與美方展開直接且有效的談判,爭取國家利益並提升產業競爭力。
企業海外布局將採取「臺灣+1」模式,確保本土產業的穩定,並維持臺灣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推出涵蓋9大面向、20項措施、總經費880億元的支持方案,並將根據談判進展調整方案內容。
卓榮泰院長補充道,在相關條例與預算尚未通過前,行政院已指示各部會優先動用既有預算與基金。
包括就業安定基金、農發基金及信保基金等,確保產業能夠即時獲得支援。
桃園產業面臨的衝擊與應對策略
經發局表示,桃園是台灣製造業重鎮,與國內對美國出口前十大產品高度重疊的五大產業將受到關稅影響。
包括「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
「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及「汽車及零件製造業」,這些產業的初步估計影響了超過4,600家廠商,出口金額達130億美元,營收損失可能達1.9兆元。
為此,市府已於4月7日成立「關稅衝擊聯合因應小組」,積極協助企業應對挑戰並提升產業鏈的韌性。
(圖/桃園市政府)
政府、企業與社會的共同努力
會議上,除了桃園市府與中央政府代表,還有多位立法委員、市議員及企業代表出席,共同討論如何應對來自美國的關稅衝擊。
包括呂玉玲、魯明哲、邱若華等立委,市議員楊家俍、魏筠等也提出了對地方經濟與民生的關切,並對市府與中央政府的支援措施表示肯定。
企業代表也表達了對市府與中央政府持續協助的感謝,並表示希望能夠在政府的支持下,找到有效的應對策略,維持業務穩定並繼續發展。
結語:攜手應對挑戰,共創未來
面對美國關稅的挑戰,桃園市政府與中央政府將繼續攜手合作。
通過法規鬆綁、土地取得支援以及產業升級等措施,幫助企業克服困難,保持臺灣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隨著政策的推動,桃園市的產業發展將不斷升級,成為未來綠色、永續經濟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