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臺南市政府
臺南市黃偉哲市長積極推動竹溪水環境營造計畫,打造綠意盎然的水岸空間
發布日期:4/12/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自黃偉哲市長上任以來,市府便致力於打造融合生態、休閒及教育功能的竹溪水環境,並積極推動「竹溪水環境營造計畫」。
在保護竹溪自然風貌的同時,市府採取分期規劃及低度開發的方式,逐步建設一個完善的水環境系統,為市民提供更加宜人的生活空間。
竹溪水岸園區與哈赫拿爾森林共築宜人水岸綠帶
第一期「竹溪水岸園區」的建設完工後,市府隨即啟動了第二期的「哈赫拿爾森林」營造工程。
該工程利用自然復育手法,設計手作步道,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景觀。
兩期工程相得益彰,成功打造成一個綠意盎然、宜人的水岸綠帶,深受市民喜愛。
並屢獲專業認可,榮獲建築園冶獎、公共工程金質獎及台灣河川希望工程獎等榮譽。
竹溪水質提升計畫,全面改善水環境
為了進一步改善水質,市府不僅專注於外觀美化,還積極推動水質提升計畫。
黃市長指示水利局推動「竹溪第二期水質淨化場」的建設,目前工程已順利決標並開工整地。
完工後,這座水質淨化場將與第一期水淨場共同運作,每天處理約5萬噸生活污水,顯著提升竹溪流域的水質環境。
這次的水淨場設計,特別注重與周邊自然生態的融合,並結合兩岸步道系統進行整合。
除了提供民眾一個親近自然的休憩空間外,這裡也將成為水資源循環及環境保護的教育場所,提升市民對水環境保護的意識。
優化動線與空間規劃,提升園區整體體驗
竹溪兩岸的「哈赫拿爾森林」園區設有完整的導覽牌及步道系統,並透過體育路竹溪橋與人行道相連接,方便民眾往來。
然而,受限於現有飛靶練習場的配置,部分區域存在視覺及動線上的障礙感。
為解決這一問題,水利局已經啟動了整體評估與規劃,並計劃在水淨場完工後。
對周邊環境進行整理與調整,優化兩岸通行動線,提升園區的整體導覽動線和連貫性,讓遊客能輕鬆穿梭於竹溪橋及水淨場旁的水岸步道。
市府團隊繼續邁向水岸城市與生態永續目標
市府團隊將秉持著持續精進的精神,致力於推動「水岸城市、生態永續」的願景。
為市民打造一個真正結合自然、人文與生活的公共空間,讓每位市民都能在這片綠意盎然的水岸空間中,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