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都市更新科普講座:與市民共同學習,打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發布日期:3/25/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於3月起舉辦了五場「高雄市都市更新科普講座」,目的是讓市民能夠深入了解都市更新的核心觀念,並消除「一坪換一坪」的誤解。
這些講座將會提供專家學者的深入解析,幫助大家理解都市更新的公平分配原則,並推動正確的等值交換認知。
(圖/高雄市政府)
首場講座成功登場
首場講座於3月22日(六)在淨零學院舉行,由國立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的賴碧瑩教授主講。
這場講座吸引了超過50位市民熱情參與,尤其是許多積極參與都市更新計畫的社區居民都踴躍到場,展現了大家對於未來城市規劃的高度關注與期待。
都市更新的正確觀念:重視「等值交換」而非「一坪換一坪」
講座一開始,都市發展局長吳文彥以輕鬆的語言進行開場。
他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幫助市民理解都市更新的真實情況:「比如說,一瓶啤酒換一瓶威士忌,這顯然是不等值交換,都市更新也應該遵循這樣的道理。」
他指出,若人們希望在不花錢的情況下進行都市更新,並且還能獲得更多的坪數或額外車位,這樣的想法並不現實。
都市更新的關鍵在於選擇最適合的容積率和樓層高度,並進行合理的財務規劃,避免因追求過高的容積率而增加建設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等值交換」與「公平分配」的深入解析
賴碧瑩教授也深入淺出地向大家說明了都市更新中的「等值交換」與「公平分配」原則。
她強調,都市更新並非僅僅依靠坪數來決定分配,而是需要考慮產權狀況、樓層位置、建物類型等多個因素。
透過專業的法規與財務試算來評估,才能夠確保公平與合理的分配。
賴教授還提醒市民,參與都市更新不應僅關注坪數的增減,而應該關注房屋的品質提升與生活空間的改善。
(圖/高雄市政府)
互動實作,讓市民更直觀地了解都市更新
講座的下半場進行了積木模擬活動,參與者們通過模擬建蔽率與容積率的變化,親自體驗都市更新對建築物體量和空間配置的影響。
這樣的互動方式不僅讓市民對都市更新有了更加直觀的理解,也讓大家更加認識到更新過程中的各種細節與挑戰。
講座系列仍在進行中,鼓勵市民踴躍參與
為了讓更多市民能夠理解都市更新的重要性,都市發展局計劃自3月22日到6月7日舉辦五場免費講座。
這些講座將邀請專家學者深入解析都市更新的各種問題,並且介紹相關政策與法規。
幫助市民建立正確的都市更新觀念,促進社區共識,從而共同推動都市更新的進程。
(圖/高雄市政府)
接下來的四場講座主題分別為:
「誰是參與者,誰是實施者?」
「都市更新作業流程重點」
「舊換新後的價值——舊厝換新厝」
「聽孩子說…都更的夢」
這些講座不設門檻,歡迎所有市民報名參加。
更多資訊及報名方式,請至報名網址或撥打專線 07-3639191。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的這系列講座,不僅讓市民增進對都市更新的了解,也讓大家更積極地參與這個充滿希望的城市轉型過程。
讓我們一同走向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