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捷運黃線TOD政策:打造宜居永續的15分鐘城市
發布日期:3/2/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近期舉辦了一場關於捷運黃線增額容積機制的「TOD政策交流座談會」。
邀請了來自都市規劃、交通運輸及不動產開發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如何優化捷運黃線的發展。
此次座談會的核心目標是實現「1刻鐘城市」願景,即在步行或騎自行車的範圍內。
能夠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並強調了多元混合使用、大眾運輸轉乘功能以及公益設施的配置。
都發局在會議中表示,捷運黃線全長22.91公里,設有23座車站,覆蓋了高雄市鳥松區、三民區。
鳳山區、苓雅區、新興區、前金區、前鎮區等七個行政區,跨越了多個都市計畫細部範圍。
(圖/高雄市政府)
由於各個站區的發展特性有所不同,因此TOD政策需要根據每個地區的具體需求進行調整,以確保規劃方案切合當地特色和居民需求。
「15分鐘城市」強調的是在步行或自行車的範圍內能夠實現便利的日常生活。
這就要求高雄市在規劃過程中強調多元混合使用、大眾運輸轉乘的便捷性以及公益設施的合理配置。
與會的專家學者建議,應該進一步提升商業服務的能量,整合人流、物流與車流動線。
增強車站周邊的交通聯結性與步行可達性,並提供具彈性、多元的公益設施替代方案,以更好地響應當地居民的需求。
都發局進一步指出,建立大眾運輸系統的使用習慣需要時間,TOD政策的推動不僅僅是基礎設施和土地規劃的調整,更需要長期的政策配套。
(圖/高雄市政府)
市府表示,將持續廣納各界建議,並優化捷運黃線的TOD政策,確保其發展模式切合高雄的實際需求。
同時,市府也將同步推動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與永續城市的建設,透過制度創新、公私協力以及交通系統的整合,讓高雄成為一個更加宜居、具有競爭力且永續發展的城市。
這一系列的努力和計劃不僅體現了高雄市對未來都市發展的美好願景,也為市民們帶來了更多的期待和希望。